延津县坚持以工业理念和产业化思路发展小麦经济,走出一条小麦供给侧改革新路子。2016年,全省粮食作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座谈会先后两次在延津召开,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延津还作了典型发言。
坚持四个转变,持续叫响“中国第一麦”。延津坚持优质导向,实现了普通小麦向优质强筋小麦的转变,利用订单种植实现购销加工有效衔接,促成农业种植结构重大调整,实现普通小麦向优质强筋小麦的重大转变,全县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达50万亩,订单种植面积达到43万亩以上。坚持特色导向,实现了产粮大县向种子大县的转变,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大、河南科技学院等大批高校和科研机构来延津设立小麦繁育科研基地,全县建立小麦品种繁育田25万亩,年生产小麦良种1亿公斤以上,2016年4月份被农业部确定为优质小麦种子基地县。
坚持安全导向,实现了传统种植向绿色有机的转变,率先制定了无公害强筋小麦、绿色、有机小麦生产技术规程,并作为河南省地方标准认真组织实施,生产的小麦品质稳定性和一致性明显优于全国其他各大小麦主产区的小麦品质,延津45万亩绿色小麦和2万亩有机小麦先后通过权威部门产地和产品认证,吸引茅台集团到延津合作建立有机原料基地,“国麦酿国酒”被传为佳话。
坚持专用导向,实现了一般面粉加工向中高端制品的转变,新良公司是国内专用面粉及烘焙行业的知名企业,延津克明面业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挂面生产基地,在全国面制品行业中产值、产量和增长速度均居第1位,用延津小麦做成的挂面每公斤最高卖到48元,畅销上海各大超市,香港麦丰(延津)公司的烘焙食品,笑脸、云鹤的速冻食品,精益珍的休闲食品等,在全国均有一定市场。
坚持两大理念,助推小麦产业再升级。该县坚持品牌带动理念,通过“市场引导、政府推动、农企联手、企业运作”等一系列措施,培育催生了新良、金粒、克明等一批国家和省级小麦种植、购销、加工龙头企业和品牌,探索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合作机制,促进了优质小麦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取得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企业发展的显著成效,成为全国大宗农作物产业化发展的典型,被各级领导、新闻界、经济理论界誉为发展小麦经济的“延津模式”。
坚持集群发展理念,依托延津特有的优质小麦资源和“中国第一麦”品牌优势,引进了湖南克明面业、中德合资云鹤食品、麦丰(中国)食品、福建精益珍食品、河南笑脸食品、浙江百川食品等一批食品加工企业和湖南酒鬼酒、千百知饮品等一批白酒饮品企业,扶持壮大新良粮油、大丰酒业、鸿福酒业等本土企业,形成了以小麦为头雁、以“面粉—面条—面点—速冻食品”和“白酒—包装—印刷—物流”产业链为两翼的“雁阵”发展布局,实现了小麦产业集聚发展,被省政府认定为河南省示范性农业产业化集群。
坚持多措并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延津县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小麦标准化生产,加强与河南农科院、河南科技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及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合作,成立“中国优质小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专家制定了《小麦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规程》并升级为河南省地方标准,建立了黄淮海冬麦示范农场和高标准小麦品种展示示范田,每年引进强筋小麦品种50个以上,筛选择优推广种植。推进规模化种植,提升小麦品牌效应,以小麦产业提升工程奖补资金和农业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为载体,对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发展订单规模化种植、落实优质优价进行奖补,推行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统一机收、统一收购的“五统一”措施,实现了优质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保证了优质麦的内在品质和商品一致性,极大地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借力趁势谋发展,推动产销一体化,依托延津小麦产业现有基础和优势资源,强力开展强强联合和招商引资,借力中原粮食集团、豫粮集团、深圳华大基因等大型国有粮食集团和高新企业,通过投资、收购、兼并、重组深度融入延津小麦产业发展,着力推动小麦精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打造小麦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
目前,延津县已获得“全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牌创建示范区”“全省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县”等多项荣誉称号,“延津小麦”被国家工商总局确立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延津强筋小麦”区域品牌价值17.55亿元。